这首题画诗采用短古的体式,直接抒情的表达方式,散文化的句式,纵笔写来,表现徐贲对前辈画家高克恭景仰、缅怀的心情。
首句,赞扬高房山的文采风流,称誉于元代。
次句紧承上句,说画家胸中自有丘壑,蕴含着无穷的天机与工巧,进一步称颂他在绘画艺术上的成就。
三、四句,再从他的艺术构思着笔,称赞他立意构思、布局定景稍加经营,笔端便能画出万叠云山。
五、六句,抒写缅怀高房山的真挚情感。
句首用“呜呼”两字,非常恰当地表现出诗人唏嘘长叹的神情,他叹惜绘画作品千载以后还能遗留人间,但是,它们的作者已经死去,不可能再追攀他。为什么徐贲对高房山怀着如此深厚真切的情感,趁着题画的机会,写下这首情思绵长、情感浓郁的短古诗呢?原来高克恭的画法,深受董源、巨然的影响,又融入二米的笔意,擅长表现青山云霭朦胧之美,赵孟頫题他的画说:“烟雨冥蒙见远山”,真能抓住高画的美学特征。
徐贲的山水画,也是师法董、巨的,与高房山同宗,他从高房山的“万叠云山”中,仿佛看到了自己画艺的艺术渊源,因此对“房山老”倍加礼敬,深深缅怀这位前辈画家。